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师风采 - 材料与化学学院

余灯广

余灯广

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电流体动力学,纳米材料,给药系统,环境治理

个人简介

余灯广,博士,研究员/博导。上海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电流体动力学与新材料制备”团队带头人。主要研究兴趣涉及新型电流体动力学技术(包括电纺、电喷雾、喷射打印)、复杂多级微纳结构的制造、及它们在环境治理和药物控释上的应用。

学习和工作简历

  1991年7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

  1991年8月-2001年8月,湖北双环化工集团,化工工艺工程师

  2001年9月-2003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

  2003年9月-2007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学位

  2007年6月-2011年4月,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2008年9月-2009年2月,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2010年9月-2011年2月,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2011年5月-至今,上海理工大学

  2012年6月,晋升副研究员

  2013年,获得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2014年10月-2015年2月,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访问学者

  2015年6月,破格晋升研究员

  2015年7月-2015年8月,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访问学者

  2016年,获得机械工程博士生导师资格

教学及科研项目

  1)2009年-2011年,中国博士后第44批面上二等资助

  2)2010年-2012年,中国博士后第二批特别资助

  3)2012年-2014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资助项目

  4)2013年-2016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5)2013年-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2014年-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皇家基金联合互访项目

  7)2017年-2020年,上海市教委课程改革重点项目

  8)2020年-至今,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9)2018年-2020年,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合作项目

  10)2019年-至今,香港明爱专上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合作项目

  11)2021年-2023年,香港自然科学基金

主要研究兴趣涉及新型电流体动力学技术(包括电纺、电喷雾、喷射打印)、复杂多级微纳结构的制造、及它们在环境治理和药物控释上的应用。目前已经发表SCI研究论文230余篇,其中52篇入选1% ESI高被引论文, 13篇收录0.1%热点论文,H-index 55,获得2020年度和2021年度Elsevier高被引学者;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0余份,已授权40余份。主编SCI期刊《Current Drug Delivery》、创刊主编《Materials Highlights》,参编SCI期刊《Biomolecules》、《Polymers》、《Frontiers in Chemistry》。

积极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将前沿专业技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本科同学实践和创新能力。先后指导同学参加20余项国家级和省市级大创项目,指导同学获得“挑战杯”国赛和市赛等各类奖项20余次,推荐20余名同学奔赴美国西北大学、佐治亚理工、伦敦大学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攻读研究生,发表CPCI-SSH高等教育研究论文30余篇。

主要论文

1)Kang S, Zhao K, Yu DG, et al. Adv Fiber Mater 2022, 4, 404-435.  

2)Liu H, Wang H, Yu DG, et al. Adv Compos Hybrid Mater 2022, 5, Doi: 10.1007/s42114-022-00478-3

3)Zhou K, Wang M, Yu DG, et al.Adv Compos Hybrid Mater 2022,5. Doi:10.1007/s42114-021-00389-9

4)Zhang Y, Song W, Yu DG, et al. Nano Res 2022, Doi:10.1007/s12274-022-4160-6

5)Yu DG, Wang M, Ge R, Wiley Interdiscip Rev Nanomed Nanobiotechnol 2022, 14, e1772

6)Xu X, Zhang M, Yu DG, et al. Sep Purif Technol 2022, 288, 120643. 

7)Liu Y, Lv H, Yu DG, et al. Mater Today Chem 2022, 25, 100974,

8)Ji Y, Song W, Yu DG, et al. Biomolecules 2022, 12, 794.

9)Xu H, Zhang F, Yu DG, et al. Biomater Adv 2022, 136, 212795.

10)Wang M, Yu DG, Williams GR, Pharmaceutics 2022, 14, 1208.

11)Jiang W, Du Y, Yu DG, et al. ES Food & Agroforestry 2022, Doi: 10.30919/esfaf598

12)Liu X, Zhang M, Yu DG, et al. Gels 2022, 8, 357.

13)Liu H, Jiang W, Yu DG, et al. Polymers 2022, 14, 2132.

14)Zhou Y, Yu, DG, Wang K, Nanomaterials 2022, 12, 1077.

15)Guo S, Jiang W, Yu DG, Membranes 2022, 12, 398.

16)Lv H, Zhang M, Yu DG, et al. Colloid Surface A Doi: 10.1016/j.colsurfa.2022.129561.

17)Huang C, Dong J,Yu DG. et al. Mater Design 2021, 212, 110240.

18)Hou J, Yang Y, Yu, DG, et al. Chem Eng J, 2021, 411, 128474.

19)Zhao K, Lu ZH, Yu DG, et al. Chem Eng J 2021, 425, 131455.

20)He H, Wu M, Yu DG, et al. Adv Fiber Mater 2021, 4, 305-317.

上一篇:李贵生

下一篇:最后一篇